金透社4月19日 | 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的信息显示,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认真贯彻落实总行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持续提升民营经济金融服务质效。截至2025年2月末,全省民营经济贷款余额6.7万亿元,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8万亿元,同比增长13.7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4个百分点。
一、强化政策引领,共建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政策体系
联合省财政厅、工商联等部门印发《关于优化金融服务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引导金融机构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民营经济融资需求特点,持续提升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水平。一是按季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普惠小微开展信贷政策效果评估,督促评估结果较差的银行机构提档升级、改进服务质效。二是强化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2024年,共通过支农支小再贷款资金引导银行机构发放合格贷款2569.8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仅3.83%。三是深入落实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疏通利率传导末梢关节,将政策红利切实传导至民营小微领域。2024年,全省新发放一般贷款利率、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4.08%和3.98%,同比分别下降35和38个基点。四是加强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息共享平台推广应用,提升企业贷款获得率。截至2025年3月末,全省累计完成资金流信息查询12907笔,授信总额93.7亿元,其中民营首贷户企业193家,贷款金额6.08亿元。
二、强化信贷支持,力促民营普惠领域融资增量扩面
一方面,持续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动银行机构开发信用类贷款产品,支持普惠小微融资“增量”。2024年,全省普惠小微贷款新增5049亿元,其中信用贷款新增2261亿元,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6%,高于各项贷款1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依托省市征信平台,归集共享普惠小微信息数据库,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对各类融资主体信用“精准画像”,实现征信助融,引导银行机构持续扩大普惠小微贷款覆盖面。2024年,全省普惠小微贷款授信433.5万户,用信324.8万户,同比新增12万户。同时,积极拓展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2024年全省民营企业发债26只,共计136.6亿元。
三、强化产品创新,多方合力提升民营小微融资便利度
一方面,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协作,推动成立“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低门槛、低成本、高效率专项产品,为符合条件的科技、农业、制造业等领域中小微企业提供优惠融资服务,累计创新产品11项,支持各类融资主体11万户,发放贷款6926亿元。另一方面,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和特点,持续改进和丰富信贷产品。如,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创设“工银担易贷”等产品,服务现代服务业、出口贸易企业、三农、科技创新等民营小微多个领域,截至2024年末,相关产品为1.2万户民营小微企业提供182亿元融资支持;江苏银行推广“年审制”贷款,通过“长授信期限+年度审核”方式实现长期限授信支持,截至2024年末,该行各类民营小微金融产品规模近100亿元,惠及各类群体1.3万户。
四、强化外汇服务,推动民营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
一是强化民营企业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培育,跨部门联动开展多轮汇率风险管理服务专项行动和民营企业专场宣导培训,增强民营企业汇率避险意识。二是加大对民营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汇率避险支持,引导银行加大减费让利,优化授信和保证金管理,拓展外汇衍生业务三方担保模式,推动避险与普惠联动,着力降低中小微民营企业套保避险成本。截至2025年3月末,全省可提供外汇衍生服务的银行机构超过1600家,参与套保避险的民营企业超1万家,通过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突破1800亿美元。三是支持民营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境外资金市场,助力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推动技术创新。截至目前,全省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业务企业66家,签约金额7.84亿美元。其中,民营企业39家,占比59%,签约金额1.02亿美元。
下一步,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关注民营企业融资可得性、便利度和稳定性,针对性地通过优化政银产品、完善配套政策、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等举措,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江苏民营经济做大做强。